塑料工業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好處,卻留下無窮的后患即“白色污染”。自從有了塑料制品,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舊塑料,并且隨著時間推移,更多新原料投入使用,使得廢舊塑料呈大幅度上升。由于廢舊塑料在常溫下不易老化降解,從而形成與日俱增白色污染,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為此,已在全世界敲起了警鐘!我國政府和各級地方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從事廢舊塑料回收處理利用,在稅收上給予減稅、免稅或返還企業所得稅等不同的形式扶持。尋求一種即可減少塑料垃圾污染,變廢為寶,又可創造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途徑已刻不容緩 。
我國塑料制品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從工、農業生產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塑料制品無處不在??梢哉f,沒有任何其它材料有象塑料一樣如此廣泛的用途。我國塑料制品的年產量已超過2100 萬噸.并以13%以上的年增長速度高速發展。塑料工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支柱。
再生塑料顆粒售價與我國塑料新原料售價有著較大的差距。顯著的成本優勢,加上國家對生產和應用再生顆粒的企業長期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塑料制品廠家積極采購再生顆粒作為主要原料一個中等規模的吹膜廠,每年消耗聚乙烯再生顆粒 1000噸以上;一個中等規模的塑料編織袋廠每年消耗聚丙烯再生顆粒2000噸以上;即便是個體小廠每年最低消耗都需數百噸。市場上的塑料日用品大都是再生顆粒制成。
我國塑料制品產量。用量居全球第一,人均年消費塑料三公斤左右(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費八公斤),白色污染程度居全球第四。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塑料廢棄物。以廢棄的塑料制品為原料加工而成市場緊俏的再生顆粒,實現資源利用的良性循環,意義深遠。農膜、方便袋、水泥袋、食品包裝袋、編織袋、飲料瓶、塑料盆、桶、玩具、涼鞋、車輛保險杠、家用電器外殼等,都是再生顆粒的原料來源,生生不息,永不枯竭。